Tuesday, March 17, 2009

淡水新市鎮

對於這一塊位在淡水老街北面的一大片台地,很多人都想要開發他,當然~~這涉及龐大的經濟利益,但經過了徹底的建設,我們可以得到啥又會失去啥,我想這是每一個淡水人都應該好好想想的問題。如果要完全一覽這塊土地,最好的地方其實是對岸觀音山硬漢嶺上面的觀景台,整個新市鎮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不過今天我要穿越其中,這裡有何特別?不過就是塊沒多少開發的空地?其實這地方原本充滿了歷史與人文,不要忘記在幾百年前,當整個康熙台北湖依然充滿水量的時候,台北盆地是無法住人的,因此平埔族也大多是沿著湖邊而居,我們現在熟悉的台北市,以前根本是在水面下,因此早期的漢人聚落是位在淡水地區的,要看這古台北湖有多壯觀~~還是推薦硬漢嶺。

離開滬尾砲台往新市鎮方向前進,路邊有一個千歲爺廟:蘇府千歲。這一個位在油車口的廟宇在中法戰爭的時候可是被法國的砲彈轟炸的很慘,但如今依然聳立在淡水河口,或許是千歲爺的神力吧~~ㄏㄏ。


這廟供奉的當然是瘟神體系的蘇性千歲爺,但有趣的是側殿分別供奉城隍與關聖帝君,台灣的宗教會不會太融合呀~~ㄏㄏ,還可以加上恩主公信仰與冥府信仰。往前的濱海路開始離開河邊,或者~~應該說海邊~ㄏㄏ。

早年在荷屬東印度公司的開發下,這邊充滿許多的水田,而因為這邊的田地是被東印度公司佔領的,因此用來灌溉這些『公司田』的那條河流,就被稱為公司田溪。公司田溪就是孕育整個新市鎮重要的一個河流。如果你沿著百拉卡公路往陽明山前進,中途你可以看見一被鐵網保護住的水源區,這就是公司田溪的源頭之一。

公司田溪水質清澈,所以台灣第一個自來水廠就是位在這個流域,位於淡水水源路上有著台灣第一個流出水的水龍頭,可見這河原來多麼充滿生命。當我騎進沙崙路時,看見一片的大型工地中這一廟宇,就近一看原來是恩主公系統的廟,主祀呂洞賓。


台灣的恩主公信仰由儒宗而來,在台灣也衍生出有趣的信仰體系,在淡水地區有不少的恩主公廟宇,下次有機會你可以去找找。一旁一大片的大型建案,對淡水到底是福是禍?


一旁在台北灣的樣品屋旁有一個小徑,裡面躲著這地區傳統文化尚存的一縷氣息:程氏古厝。這一個百年的古厝是台灣傳統農家建築,已經被指定成歷史建築,但~~沒有經費維護他,因此就讓他靜靜的躲在現代化的洪流中,慢慢的被遺忘。我也只能透過鐵絲網,遙想那富庶的古代歲月。








往前就會遇到前面提過的公司田溪,當初為了開發新市鎮,竟然把這條水質甜美的河川,包覆了水泥,變成一條令人感到嘆息的臭水溝。


程氏古厝在當時是非常富裕的人家,因此他選定的位置是風水學上俗稱『玉帶水』的超級好風水所在,這類的風水條件就是前方要有河道彎曲形成玉帶狀,當然~~構成風水條件的自然是公司田溪,這便是那彎曲處。


鏡頭不購廣角~~只能分兩邊照~~ㄏㄏ,畫面中圈起來處便是古厝,箭頭所指便是河川彎曲處~~這樣有沒有比較懂風水~~哈。
(路人:越來越覺得你可以去當師公)


在這邊我發生了一件慘事,因為太多施工的廢棄物亂丟,我的單車不幸被一根比我的食指還要長的大鋼釘穿破,我~~~又沒帶補胎工具(這麼大洞也不用補了)備胎也沒帶~~整個給他Orz。於是我只好推著車繼續前進,打電話給住附近的朋友~~她竟然跑去基隆逛夜市~~靠~~果然需要幫忙的時候朋友都會跑很遠~~哈。

推著車前進真的很慢,於是我開始變成用跑的,整整跑了3~4公里,我看乾脆游個泳把鐵人三項一次做完~~~ㄑ。途中經過公司田溪橋,這橋是以前這邊的居民為了方便渡河而大家共同合力建造的石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完成的,完全依據群體的利益為第一考量,我們台灣這種可愛純樸的民風真的令人感到珍貴,所以~~~那個說要在這邊蓋賭場的那位先生~~去~~吃大便。


其實這橋是重建的,唯一的古橋只有中間那兩片石板。


我想公司田溪原本一定存在許多的人文歷史遺跡,值得我們保存與研究,卻在開發大旗下化為烏有,豈不令人感到唏噓。原本還要照照新民路上的賣菜古道、重建街的景色,但因為天色慢慢晚了,而且剛剛去了車行換了內胎弄了我一身髒(自己換內胎一條130,店家幫你換一條180,我家裏還有兩條80元的內胎~~嗚嗚,我下次一定要記得帶),於是我決定今天的行程就此結束。

回程騎過雙溪口這段單車道,我一直很喜歡這一段的單車道,河邊的草原穿梭小小的路徑,在黃昏中有種靜美的感覺,或許下次來這邊跑跑步吧(光光跑到這邊就要6~7公里~~恩,我再考慮考慮~~哈)。




淡水~~一個或許你覺得熟悉的地方,但換個心情換個角度,它總是有另你尋找不完的景緻,或許就存在那荒廢的田野之中,只要~~你睜開眼睛去看。這一路是我們上次的單車之旅中經過的地方,在人那麼多的隊伍裡面大家都忙著往前騎不要落後(因為~~有神力女超人一直衝呀),或許大家都忽略了經過這些有趣的景點,特定重遊一次跟大家介紹~~下次,或許你可以輕鬆的一個人去走走,你會有不一樣的單車之旅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