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6, 2008

觀音山的石

觀音山對很多人來說大概只是去淡水吃吃喝喝時遠看 用的美景,這座在北台灣火山群中晚期噴發的火山,營造了許多淡水、八里、林口、關渡地區的人的共同回憶。對於觀音山因為參加了北關的志工訓練,多了一點點 的認識,一個無聊的下午探訪了這座常見但不熟悉的山。(這次的探訪已經過了一陣子,但~~一直沒有留下文字~~懶,是我的原罪)

到達八里渡船頭旁一間自助餐把午餐解決,順道跟這可愛的小狗玩了一陣子

一般來到八里這岸,很少人會注意到路的對面有一間特別的天后宮,經過上次老師的講解,來到這邊觀看果然有不同的感受,這間廟宇見證著打石人的過去。 觀音山因為火山噴發出大量火成安山岩,因此早期具有大量開採岩石的產業,在觀音山也形成許多打石人的聚落,雖然現在從龍形到八里沿路依然有很多石頭工業, 但都已經是使用大陸石材了,因為觀音山石已經明令不許開採。

來到八里天后宮首先引起注意的當然是正殿門口這觀音山石龍柱,其實我一直喜歡古早那精簡雕刻的龍柱更甚於現在雕工精美的現代龍柱,雖然當初大量摟空的雕刻是因為減輕重量(以前可是要用人力搬運呀),但那種精簡的空間感卻是更深得我的流連。

如果沒有劉還月老師的講解,我想我一輩子不會注意到供奉石碑的特別,一般的廟宇大多由地方士紳或有錢的地主貢獻建造,但這觀音山腳下的天后宮,卻出現了由打石人所貢獻的石碑,可見當時這邊打石人的聚落有多蓬勃。

其實兩邊的側殿已經改建過,因此那邊的浮雕便是用大陸石材所建造的,剛好可以讓你分辨觀音山石與大陸石材的差別

門口這隻大石獅也是觀音山石,那種獨特的顏色透出一種沉穩的氣質

離開天后宮我沿著觀音山後山的路往觀音山上前進,這條路其實在單車界也是出了名的陡坡,從這邊上觀音山的騎士絕對都是勇腳一枚。半路上可以看到以前居民用安山岩所堆疊出來的博坎矮牆,以前的人與觀音山石的關係可說十分親近,生活中的石製品佔了許多。

當然這邊擁有許許多多的竹林,八里觀音山的綠竹筍可是有名的耶,沿路上這不是吃的竹,不過這一大片的竹籬在經過的時候被風吹出刷刷的聲響,卻也是讓人感到此山有靈。

觀音山由於有了禁建的措施,導致這邊的居民無法利用土地,雖然是一種生態保育的觀念,但看看如果只是紙張保育而不在實質上行為,一個翠綠的山會變成怎樣

這滿山遍野的墳墓早已經成了觀音山的一個獨特的景緻,因為限建政策所以這邊的居民大量的把土地賣給人家當作墓地,但~~墓地不是建物?據說也是因為 這邊埋葬的大多是有錢有勢的人物,因此也沒有多少人敢整治這邊,也就慢慢形成這不許活人開發但許死人長住的獨特景觀,觀音山又再次透出一絲淡淡的哀愁。

到達一定的高度後你可以看見遠方的台北港,這個人類愚蠢的工程,相信在多年之後住在大淡水地區的朋友就會身受其害了。

循著劉老師上課說過的印象,找著找著竟也讓我找到這最後的打石場所在,入口處可以看見以前開採的大石壁,其實這一大安山石壁頗是壯觀,下次你有來到觀音山可以來看看

可以看見石頭上面那厚厚的土層嗎,以前可是要專家找到岩場,再挖開土層然後敲下一隻隻的巨型觀音山石,因此崖壁下面也有不少碎裂的安山岩大石,石頭 上的痕跡可是多年前的打石工刻鑿的痕跡,數十年過去了,以前的人辛苦的留下歲月的痕跡,今天的我靜靜的觸摸著,彷彿與早年的台灣社會產生了那麼一點點的聯 繫。

其實石頭落下後還要擔保沒有裂開,不然就減少實際的價值,現場也可以看見一大型筆直安山岩留在現場,應該是因為他硬生生斷成兩半的關係吧,以前的打石工過的生活真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

原本想要走進去裡面的打石場看看,不過經過幾天的下雨,這一路儘是泥濘,加上前陣子腳踝不慎扭傷,因此走了一小段便作罷。這個下午走了一趟觀音山,看到台灣先民的歷史痕跡,看見山林發展的無限悲情,看見另一個面貌的觀音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