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阿扁的案件進入司法、兩岸三通的時代以及一大堆的社會運動,接下來的台灣社會將面臨一個怎麼轉變實在很難讓人猜透,這陣子當然一個令人心寒的是新政府對待媒體的態度,自然許多call-in的電視節目開始有大量的民眾打進去要求『道歉』與嚴正『譴責』。
我很喜歡前陣子的一本書『超級資本主義』,他解釋了中產階級消失的原因以及這個世界應該如何自救,裡面有一個很棒的論點是『無濟於事的公開譴責』。許多人喜歡聽到高層道歉,或許這是一種心理投射,代表位高如此的官員或企業都可以向我們低頭,不過問題是道歉並不會對狀況的改進有任何的幫助,反過來說~~甚至可以適時的變成犯錯者的一種保護傘。
當然也不是說人民無法施力於政策或是企業,但不應該是經由譴責與叫囂,而是經由『立法』。記得我在這次的立委選舉前,我就跟我『小小一點點藍』的朋友說過,這次重要的是立委選舉,總統大選或許是萬眾矚目,但行政單位還是要依法行政,而我們的社會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法律有很多需要修改的』。當然~可以想像的是我這些朋友沒有一個願意聽我的~~~哈。
大家很習慣去接受情緒性的對話,一個咒罵、一句道歉、一場衝突就很容易可以平息一個事端,但當事端結束後往往才是一個改變的起步,不過這時卻往往會失去公眾的注意。我們譴責一個企業沒有良心污染環境,卻同時購買這些沒有良心的企業生產的便宜產品(凡事都有代價,便宜的代價不見得是瑕疵,有時候是對環境與勞工的傷害),我們譴責政府沒有把環境政策做好,卻同時希望大量的工業經濟活動能夠熱絡。所以~~凡事進到情緒性的循環,就等於宣告死亡。
可以猜想到的是,群眾會流於情緒性的對話,也引申至群眾對於公眾事務的不願意深入了解,因此對於似是而非的道理,只能要求『道歉』與提出『譴責』。因此鼓勵群眾進行社會議題的對話我覺得是十分重要的,也唯有大家能夠深入的了解事情的深度探討,對於改變的方向才會有看法(別忘了我們的媒體已經快要自我毀滅了)。
當然~~民眾的認清事實是無法改變政策,但~~民眾應該要有影響民意代表的力量,畢竟~~他只是代表你的意見的一個代表。對於所以不公平的事情,重點不是譴責,而是如何改變社會與法律來應變與防範,罰則的問題是司法的範疇,不應該由社會大眾的譴責來干預與進行。當一個民意代表不能反映出你的訴求之時,就應該懲罰他(我們好像只剩下下次不要投給他這個武器了耶),強制所有的民意代表能夠正視於他們的本業:修訂法律。
台灣存在太多媒體立委,但令人感到洩氣的是,通常媒體曝光率也跟當選的機率成正比,我常常問朋友一句話『當你投下選票前,你看過選舉公報嗎』,當然大多數的人給我的回應都是~~『看那個有啥用,反正又不準』。這樣的問題會是一個很悲哀的現象,因為他的承諾應該是你把選票投給他的依據,但~~你竟然不在意他給你啥承諾?太多的選民都是只聽從媒體的報導,以為這些就是承諾,但簡單的契約原則是,所有的承諾都應該以書面表現之,口頭承諾將很難追溯。
下次~~當你看到一件你認為不公的事情,先不要想到誰該道歉好嗎,或許先想想,我們這個社會該怎麼改變才能防止如此情事再次發生,道歉這檔事自然會在群眾的修改社會意願下,讓這些不願意改變的政治人物與企業領袖低頭,這樣的正向循環,對這個社會不是比較有利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