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7, 2009

看門道與看熱鬧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後,慢慢發現其實滿足是需要學習的,以前從不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有何迷人,也不知道 到了一間廟宇有何好看,那種年少自以為是的過去充滿不滿,卻失去很多欣賞的機會。曾經有人問過我,這廟宇有何好看,一點都不好玩,我想~~那是因為很多人 從沒有真正認真看過廟宇。

撇去宗教的角度不說,台灣民間的廟宇充滿很多有趣的故事,舉之前介紹過的佳里震興宮的交趾陶『憨番夯廟角』為例,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何要形塑一個 五官凸顯身形壯大的『番』來扛廟?這跟歷史有關,以往台灣南部被外國人佔據(主要為荷蘭人),許多外國人對於台灣的土地與物產大量的強奪,因此造成大量的 民怨。這股怨氣便化為建築形式上藝術表現的成果,把欺侮我們的荷蘭人處罰去一輩子幫我們扛廟的屋頂。

這些建築大多於明鄭時期建立(你總不會以為台灣人這麼帶種,被荷蘭人統治的時候還敢處罰他們扛廟吧),因此這類的作品大多出現在南台灣,所以有人說 這些『憨番』就是荷蘭人的形象,當然也有說法是當時的山地蕃人,因為當時的生番會來襲擊(不過~~好像移民搶人家的土地先吧~~哈),因此這建築其實有趣 的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於哪些人的厭惡。

他也變成一種藝術表現,這是震興宮的憨番夯廟角

這是台南城隍廟的作品

不同的作品展現出不同的藝術表現,也可以展現出一些歷史的痕跡。

另外,許多廟宇的拜殿兩側會有『龍壁』與『虎壁』,也稱為『龍堵』與『虎堵』,除了五行學說之外,另一個層面是其文化表現意含。『易經 繫辭』裡面說『雲從龍,風從虎』,因此一般廟宇大多希望庇蔭鄉里能夠『風調雨順』,因此在中心拜殿左右放上管風訓雨的龍虎雙壁,也可以引申出建築跟文化間 有趣的結合。

震興宮的龍虎雙堵

城隍廟的

不僅僅雕工不同,有時甚至使用材料都不同,或是石雕、或是泥塑、甚至貴重的使用交趾陶,都可以讓你的遊覽感受到不同的喜悅。建築本身就充滿了許多的 表情,或許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可以研究脊樑的架構,但我們可以看看牆面砌磚的美感,甚至屋頂鳳脊的雕飾,都可以讓你感受到不同的體驗。

山牆上的脊墬甚至立體懸魚都是值得你細細品嚐的

甚至你可以去分辨屋脊的五行馬背

可曾想過為何城隍廟使用了火形馬背?這都是可以讓我們細細品味的台灣珍貴文化資產。

一個地方旅遊的特色絕不只是美麗的湖畔景緻或是開拓的視野,有時候~~藏在廟宇巷弄間的世界,或許更為開闊與精彩,經過一間廟~~不妨,當個駐足發呆的傻子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