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4, 2009

宜蘭行:緣起~~平埔族

之前有位朋友問了我怎樣規劃如何進行一段旅行,其實以我自己的方式來說,我很少是因為有個時間要去玩或是心情不好要放鬆來開始旅行規劃。相反的,我常常是因為有個地方想去才會開始找時間,至於如何發現一個想去的地方~~嗯,那就跟你每天發現這個世界的方式有關了,或許利用網路、書籍、座談、口耳相傳還是做夢夢到。

用我最近想要去的宜蘭為例吧,最近又把伊能嘉矩的『台灣通信』中『平埔族調查旅行』拿出來翻閱,看到依能越過三貂嶺進到宜蘭三角洲探訪噶瑪蘭那24天的旅程,很多地方其實之前單車都曾經經過,不過卻甚少駐足。或許因為現在歷史的軌跡已經很難尋訪,或許因為自己急著回家,不過心中不禁想起,如果特定去這些地方會是怎樣的光景?

首先,宜蘭三角洲是一個河流沖積扇平原,其中的平埔族是台灣平埔原住民最晚漢化的一族,理由很簡單~~天然的屏障讓蘭陽平原阻擋了漢民族的入侵。


圖中圈出之前漢民族居住的集中地:淡水河口。不難看出那屏障噶瑪蘭的屏障,也就是漢人所稱的蛤仔難(Kapsiulan)山脈(中央山脈東北稜,三星山階段山地),事實上噶瑪蘭這個名稱也是非平埔族群給他們的統稱,發音也源自這蛤仔難。

清朝時期漢民族的墾荒(這『荒』也是入侵者自己喊的)最遠只到三貂角附近的三貂社,一方面起因於進到蘭陽平原的交通不易,加上清朝政府那時對於東岸的拓墾並無興趣,而當地的平埔居民又十分強悍。根據依能對當時抵美簡社總頭目振金聲口述紀錄的傳說指稱他們的祖先原是來自於馬利利安(Mariryan)的地方,乘船到台灣北部登陸在遷移到宜蘭。不過另一日本人馬淵東一也紀錄了宜蘭新社的地方傳說,指稱他們的祖先是來自於綠島。清朝時紀錄宜蘭地區的平埔族共有36社,分別為東勢十六社與西勢二十社,以濁水大溪(蘭陽溪)為界,統稱為蘭地三十六社。

漢人進到蘭陽平原開始自一些卑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名叫『吳沙』,這~~留待下次繼續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