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02, 2010

大量交織

上週去聽了一場有趣的演講,講者是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的蕭有志教授,題目是『大量交織』。

Megaweaving這個詞還真是以前沒有聽過的,蕭教授用以前求學時期由『複雜』的概念開始研究,慢慢的找到一些關於這個社會的一些方法,其實是個有趣的題目。我想大家都知道一本有名的書為『從搖籃到搖籃』,其中寫出了一個理想的物品生產模式,所有的物品都沒有廢棄物的問題,任何一個東西都是可以利用的。

當然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未來,但蕭老師提到當現實中我們達到這個理想之前,難道現階段都沒有辦法,因此大量交織的概念慢慢出現。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概念也很像由Gunter Pauli所提倡的『藍色革命』,因為這樣的行為重點不在像綠色革命一樣『製造』出更多的產品來解決問題,相反地去尋找當代產品的『廢棄物』變成下一個循環的原料。



很玄對吧,其實藍色革命書中有一個很棒的例子,他以當今盛行的咖啡文化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咖啡渣,這樣一個東西往往被店家丟棄,或許有些人會拿回去當除臭劑,在不然有人混合手工皂技術製成家事皂(這我很有興趣),我呢~~絕大多數都混合枯葉或是堆積成堆肥繼續回到土中。但藍色革命書中提到一個新技術的方式是:種植菇類。

當前香菇種植多採用太空包的方式,而這些太空包是需要消耗其他森林資源來製造,生產完畢後依然產生廢棄物,藍生革命的精神就是串接兩個生產過程。咖啡渣其實具有很多的養分(這我清楚~~很肥~~ㄏㄏ),因此很適合當成菌類的生長環境,而菇類種植的環境需要殺菌過以免其他菌種混雜,而沖煮咖啡的過程中咖啡粉均經過高溫的水消毒過(事實上在咖啡這個產品原本就經過很嚴密的把關),因此這一個事業廢棄物可以直接變成菇類種植的環境。(書中甚至建議直接用咖啡包裝當成太空包環境,把咖啡渣倒回去加上菌種就可)

同樣的觀念出現在蕭老師的大量交織,只是換一個場域來實現,我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是蕭老師要建築系的學生進行的100元改造大直上區計畫。簡單的說就是每一個學生只有100元的經費,以5人為一組去尋找大直地區的店面,遊說店家同意讓他們對其進行改造計畫。因為經費的限制,因此學生必須發揮創意設計,以及尋找各種可以重複回收利用的材料。這真是一個很棒的點子,蕭老師與大家分享一些學生的結果,真是令人驚豔。

但對於大量交織,他有更多的衍生意含(蕭老師有5個要項,可惜我沒有抄下來),我覺得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是『以室內設計改造做為都市設計的手段』~~嗯,聽起來就很有趣對吧~~哈。當代的室內設計工作往往只關注屋主的使用空間與需求,所以不難看見各式各樣的精美室內裝修存在於醜陋甚至完全看不見的建築當中。如果室內設計可以改變思維去增加建築空間與環境空間的關係,這樣由各地發動的思維改變進而就可以改變都市的面貌。

這讓我想到最近正在拜讀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的『自然建築』一書,也提到相關的概念,當建築或是室內裝修脫離『只存在美好相片』的模式後,建築最重要的是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環境對建築的互動,不單單只讓建築空間變成讓相機在某一個角度取得美好照片的功用。

蕭老師那些改善公共空間的建築案例,很多都是重新詮釋了私人建築與社區環境互動的改變,透過一個建築的改變進而影響社區內看待建築的方式,或許間接的可以重新影響人對於都市景觀與環境的想法,我挺喜歡這些觀念與案例的。

大量交織我想不只是一個建築的觀念,相反地卻是另一種看待整體環境的思維,這也提醒了在當代的世界環境中,多數的問題目前都很難用一些個別的觀點去改善,一個全面性的思維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環境問題不能單單就生態來考量,必須相對的導進經濟的觀念,更全面性的思考來作全盤的規劃,否則環境問題將永遠只會是一些穿著隨便的嬉皮與相關研究學者間的大聲疾呼。

大量交織~~或許是個可以多思考的觀念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