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02, 2010

美麗的垃圾

昨天我的主管發了一封email給我,起因於我跟他爭論關於程式的事件,因為我們的專案是用很詭異的方式進行,就是先沒有任何規劃,就叫工程師先自己想像該寫啥就寫啥,當程式寫完後~~規劃的人看過程式後就開始挑三揀四,然後他的規劃就出來了(這很有趣的地方是~~這算是他的規劃歐)。因此工程師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當初想得跟他要的不一樣,輕鬆一點的想辦法拼湊(就是科學怪人),困難一點的甚至要重來。

我覺得有些見人見智的東西,可以不用太在意,其實主要是UI的部份,調整UI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會改變程式的寫法,所以我認為一些UI應該是可以妥協的,反正~~一個電腦程式重要的是他要完成的工作,美觀是加分。

不過看來我的主管並不這樣認為,因此他寫了一封email給我『教育』了一番,他認為程式UI是最重要的,因為他代表公司的設計風格(不過他還挺老實的,寫了這些設計都是外包付錢買的,因為付了錢所以一定要遵守。但~~自己員工的時間不用付錢?),所以如果某些功能因為UI所以會產生影響,可以把他精簡或是不要,但一定要維持美麗的UI。

當然~~我並不反對美麗的介面,事實上對於這一個領域甚至我比很多工程師都龜毛,不過一個產品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給使用者的協助,也就是他所提供的功能,介面是為了讓工作能夠更順利,而不是為了eye-candy。

不過看著現在越來越多的資訊軟體產品,似乎漸漸變成一種越來越美麗但可以做的事卻越來越少(價錢還越來越貴),似乎變成一種觸動『想要』成了終極使命的趨勢。『想要』與『需要』常常是我評定一個東西好不好的標準,在我的觀察中資訊產品大多是落在『想要』的那一塊,當然他也可以同時是『需要』的產品,但讓我們面對一個現實,一個公司如果不是資本雄厚,通常必須決定把能量放在那一部份,所以當大家都在重視eye-candy的東西時,關於他真正要完成的任務就會模糊了。

以前我覺得一間公司的成立是因為看見了一個社會有某種需求,所以針對了這一個需求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因而推出產品來滿足這樣的需求。但這幾年來我發現資訊公司並不是這樣運作的,很多公司都是去『製造需求』,也就是說這一些需求原來並不存在。有趣的是既然不存在怎麼會是需求呢?所以這些公司努力的『宣傳需求』,說穿了就是製造『想要』的慾望。

所以~~現在很多的資訊產品並不著眼於消費者可以得到啥幫助,而是消費者如何願意掏出更多的鈔票來購買(你有多少經驗是買了一個後來幾乎不會用的資訊產品?),所以一個教育軟體從來沒有想過消費者的學習過程,也就不是這樣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經過了很多年的軟體工程師職場生涯,有時候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對於這個社會其實是一個沒有貢獻的人,成就了很多沒有用處的軟體,他們都披著美麗的外衣,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垃圾,我想或許這就是我越來越討厭資訊產業的原因吧。

1 comment:

welson said...

哈~
sam哥
別這麼沮喪嘛

以前我在背光產業
16:9還沒問市時,已經有某間廠商率先宣導16:9的好處。說這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視角
所以那時16:9小大的螢幕如雨後春荀般的研發
以前覺得這樣的行為和你文中提到的「製造需求」蠻類似的
一直到我真正長時間使用寬螢幕後
每當我接觸到4:3的螢幕,就會小小抱怨真是難用
現在看來...16:9也是有他存在的原因
或許大老闆背後的智囊團,也告訴了他們消費者需求的演化過程

另一方面
因為以前是機構工程師,接觸的比較廣(雜啦~哈),其實業務常常做一些看起來沒什麼內容但卻漂漂亮亮的報告,大老闆看的除了漂亮,也是看訂單的演化以決定公司發展的重心

不過! 我進入軟體產業還很嫩
所以不要批我啊
我還想混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