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05, 2013

KKF心得

週日去參與了KKF(泰國米之神基金會)的自然農法推廣活動,拖著虛弱生病的身軀去參加還真是有點辛苦~~哈。

Daycha先生為了幫助泰國的貧苦稻農,發展出一套簡單易學的自然種稻農法,他講求的是從實務中學習改進,秉持這些方式必須要"簡單"、"易學"、"低成本"、"容易複製"。 對於泰國的農民可以馬上改善其生產的條件,真的很令人感動。



對於農業, Daycha先生強調農人應該"花10%的時間了解農地的昆蟲,花30%的時間了解與改善農地的土壤,花60%的時間進行品種的選擇與育種"。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事情,有時候真的覺得農夫花太多時間去到處問各種技巧,而缺乏自己對於自己農地的觀察與思考,對於農地上的生物也了解過少。Daycha提到傳統的耕作方式都把農地上的昆蟲殺光,但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教導不要殺生,怎麼知道最大的殺戮卻發生在每天供養我們的農田上面,我想這對於篤信佛教的泰國人來說應該格外有感觸吧。

因此Daycha對於他們基金會的農人進行認識昆蟲的教育,教導他們認識自己農地上的蟲,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要有一本筆記本把每天看到不認識的蟲畫下來,他認為唯有透過自己動手畫才能更了解每一個昆蟲的特徵,然後他們會教導農人這些蟲的特性讓他們紀錄在筆記本內。有時候想想自己確實因為科技的發達,過度依賴數位相機這樣的科技產品,快速也讓自己對於很多特徵視而不見,或許自己也該重新調整一下作法。

土壤的改良Daycha使用的方式是培養自然維生物來幫忙分解農田的養分,以稻田為例最大的物資就是~~~稻桿,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的糖與蛋白質這類的物質會很快的被分解,但植物的纖維素與木質素卻是較難被分解,因此在需要不停的種植下一批農作物的農田上,這些物資就會變成麻煩,也造成農民要不將其焚燒就是丟棄別處。

但這些物資卻也是養分充足,只要能夠加快他分解的速度,這些困擾將會變成益處. 因此Daycha先生用了到原始森林尋找可分解木質素與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土壤,進行培養加大數量,再施用於稻田中讓稻桿加速分解,據說只要一個月就可以讓稻桿變成養分進行再利用。

會中有個有趣的插曲,主辦單位找了台大的教授來分析台灣朋友自己做的微生物菌液,這教授就自己看到的分析結果說大多數是酵母菌應該對於分解纖維素與木質素作用不大,此時卻引起主辦單位出來維護Daycha先生的一番言論,這我倒是覺得沒有必要這樣的引發對立。會後我有去問過Daycha先生對於森林土壤的選擇,他選擇的是原始森林中大型樹木倒下後,已經發生分解的腐木,有白色物在表層的爛木頭下方的土壤最好。這其實可以跟科學做驗證的,查了一下資料對於纖維素與木質素分解的微生物中就是白腐菌,白腐菌可以分解纖維素與木質素所以會讓木頭呈現白色,所以不難理解的是Daycha先生應該是從自然界中找到這些微生物做大量繁殖來加速稻桿的分解。

至於稻米選種的方法, Daycha先生希望農民進行仔細的挑選,把覺得好吃的米中,將米的外殼用手剝開精選飽滿、無裂痕、無米白(白堊)的稻米,然後放進乾淨介質中栽培(因為缺乏外殼保護不宜放一般土壤),等到長到一點程度後在移至田間,依照這樣的方式據說可以加快選種的速度。

KKF的這場推廣活動也確實有一些值得思考,其對於維生物的培養是一個對專職農夫的好做法,但也可以思考對於纖維素與木質素分解菌應該也要存在於自然之中,只是一般耕作上對於難分解的這些成分我們都大量移除,自然這些微生物少了食物也會減少。另外這些微生物好像對於陽光直射都很敏感,而農田中遮陰的部分又太少,也讓這些微生物生存不易,如何改變農田生態讓這些微生物也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數量,我想也可以去思考。

用更開闊的心看待未來的農業....其實,挺有趣的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