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生長很重要的一個元素,雖說大氣中含有高濃度的氮氣,但植物並無法直接利用,植物可以利用的氮必須是銨鹽(Ammonium)或是硝酸鹽(Nitrate)。可惜的是植物並無法進行氮循環中的『固氮作用』,所以必須依賴其他的方式或生物來進行固氮作用,要將氮氣固定下來有很多種方式,閃電、少數特定細菌或是藍綠藻都可以辦到。
一般施用化學合成的氮肥後,這些氮會快速的在土壤中被細菌轉換成硝酸鹽離子,但帶負電的硝酸鹽離子並無法與同帶負電的土壤粒子長期相處,因此沒有被植物所吸收的硝酸鹽很容易被雨水沖刷流失進到大自然裡面破壞環境。(就算是有機肥料施肥過量依然會有相同的問題,甚至更嚴重)
有些植物經過演化懂得與微生物合作進行固氮作用,例如豆科植物就學習了與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來擷取大氣中的氮。這是一個十分奇妙的過程,所有的生命在演化過程中都必須將自己的利益發揮到最大,因此這樣的共生現象必然存在著雙方相互得利的現象。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Friday, November 11, 2011
台灣的電影
最近台灣的本土電影好像出現一波的熱潮,看來好像台灣的電影文化有新的曙光,不管是網路是電視媒體都不斷的讚揚台灣這一波的文創產業,當然~我完全贊成台灣的文創應該更加蓬勃,也鼓勵大家都去支持台灣的電影工業,但有些東西卻有點讓我擔心。
有一些東西網路社群上面已經討論很多,譬如其中有一個有趣的論點是賽德克巴萊的娛樂性觀點,有些不喜歡這部片的人覺得這部電影缺乏娛樂效果。嗯,簡單來說就是『震撼的大場面』並沒有符合很多觀眾的期待,我想大家應該也知道這後製當初因為承包公司的問題確實這部份沒有處理好,但我感到質疑的是,這些大場面是必要的嗎?
有一些東西網路社群上面已經討論很多,譬如其中有一個有趣的論點是賽德克巴萊的娛樂性觀點,有些不喜歡這部片的人覺得這部電影缺乏娛樂效果。嗯,簡單來說就是『震撼的大場面』並沒有符合很多觀眾的期待,我想大家應該也知道這後製當初因為承包公司的問題確實這部份沒有處理好,但我感到質疑的是,這些大場面是必要的嗎?
Subscribe to:
Posts (Atom)